|
重庆长寿区云台观四川赵氏药王门赵启旭玄门讲经《道德经》--养身之中医辩证思维运用无源第四 道沖而用之沖,中也。道匿名藏譽,其用在中。 或不盈,或,常也。 道常謙虛不盈滿,淵乎似萬物之宗。道淵深不可知,似為萬物知宗祖。挫其銳,銳,進也。人欲銳精進取功名,當挫止之,法道不自見也。解其紛,紛,結恨也。當念道無為以解釋。和其光,言雖有獨見之明,當知闇昧,不當以擢亂人也。同其塵。當與眾庶同垢塵,不當自別殊。湛兮似若存。言當湛然安靜,故能長存不亡。吾不知誰之子,老子言:我不知,道所從生。象帝之先。道自在天帝之前,此言道乃先天地之生也。至今在者,以能安靜湛然,不勞煩欲使人修身法道。 白话文 “道”是空虚无形的,但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,它是中庸之道。道隐藏名声,掩藏功勋,它的作用在于保持中正平和。有时它看似不满盈,但这就是它的常态。道总是保持谦虚,从不自满,它深邃得像是万物的祖宗。道的深邃无法被完全理解,它似乎是万物认知的源头。应该挫去人们的锋芒,这里的锋芒指的是人们追求功名、锐意进取的锐气,应当用道来挫止这种过度的追求,不让自己过于显露。应该解开人们的纷扰,这里的纷扰指的是人们内心的结怨和纷争,应当用道的无为思想来化解。应该调和人们的光芒,即使个人有独到的见解和明智,也应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不应该用这些去扰乱别人。应该与人们同处尘世,不应该自视特殊,与大众有所区别。道深沉而清澈,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。只有保持深沉而安静的状态,才能长久存在而不消亡。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,它似乎在天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。这是说道在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。它至今仍然存在,就是因为它能保持安静、深沉,不因为欲望而劳烦,这也是让人们修身养性、效法道的原因。 中医辩证思维运用 在中医看来,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衡密切相关。道家思想中的“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”,意味着“道”是空虚无形的,但其作用却无穷无尽,这种思想在中医中被用来解释阴阳之间的平衡关系。中医认为,阴阳是相互依存、相互制约的,只有保持阴阳平衡,人体才能保持健康状态。因此,在治疗疾病时,中医注重调和阴阳,使人体恢复平衡状态。 道家思想中的“道常谦虚不盈满”,与中医强调的顺应自然原则相呼应。中医认为,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,因此治疗疾病时应顺应自然规律,避免过度干预。这种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,与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观念相一致。在中医实践中,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、病情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。 此外,道家思想还强调“挫其锐,解其纷;和其光,同其尘”等内在调养的方法。在中医思维中,这被理解为通过调整心态、情绪以及生活方式等,来减少身体的负担和疾病的发生。例如,中医提倡保持平和的心态,避免过度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;同时,也注重饮食调养、作息规律等生活方式的调整,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。 最后,道家思想中的“湛兮似若存”等观念,在中医中被用来指导修身养性的方法。中医认为,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。因此,中医提倡通过冥想、打坐等方式来修炼内心,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。这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整体健康水平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 综上所述,“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”等道家思想在中医思维中的运用,主要体现在强调阴阳平衡、顺应自然、无为而治以及重视内在调养等方面。这些思想为中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,使中医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。 |